3D打印文化博物
  • 鐘世鎮(zhèn)教授3D打印人體血管系統(tǒng)收藏進中國3D打印文化博物館

    2017年9月13日,中國3D打印文化博物館收藏了鐘世鎮(zhèn)院士的研究成果——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的人體血管系統(tǒng)。這些3D打印醫(yī)學作品不但制作精美,而且真實入微。包括3D打印肺部血管系統(tǒng)、肝臟血管系統(tǒng)、腿部血管模型等。據(jù)了解...;

  • 全球第一輛3D打印電動車XEV在中國3D打印博物館展示

    2018年3月11日——3月30日,全球第一款量產(chǎn)3D打印新能源電動車——XEV,首次進入中國境內(nèi),并將在中國3D打印文化博物館展覽展示。此次展示活動由3D打印新能源電動車公司XEV與3D打印材料公司Polymaker聯(lián)合支持。參觀者可以在博物...;

  • 葡萄牙博物館啟動Printed Tradition項目 用3D打印模型重現(xiàn)傳統(tǒng)服飾

    ...于保存和重現(xiàn)十八世紀葡萄牙傳統(tǒng)服裝,他們與葡萄牙3D打印公司Diverte合作,使用另一種方式重現(xiàn)歷史:3D打印。博物館啟動了Printed Tradition項目,通過3D打印的精致模型來重現(xiàn)傳統(tǒng)服飾,尤其是Viano do Castelo地區(qū)的服飾,因為那...;

  • “文化+科技” 刷新想象力 3D打印精準修復缺損文物

    “文化+科技” 刷新想象力3D打印技術用在文物修復上,逛博物館也可以很穿越,文化改變了生活,而科技也改變了文化。第十三屆“文博會”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在主會場的5號館文化科技館里聚焦“文化+科技”,集中展示文化...;

  • 杭十一中引入中國內(nèi)博物院 用3D現(xiàn)代技術展古老文明

    ...”。杭十一中是國內(nèi)第一家將博物院引入學校的單位。3D打印作為一種顛覆性創(chuàng)新技術,在醫(yī)療、建筑、電子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近日,杭十一中另辟蹊徑成立了3D考古社,將古老的良渚文明通過現(xiàn)代3D打印技術生動呈現(xiàn)出...;

  • 3D打印技術能否應用到博物館行業(yè)中?

    ...化的推廣和普及,很多博物館開始嘗試用3D掃描技術和3D打印技術。實際上,許多博物館還不具備3D掃描儀、打印機和相關設備,唯一的原因是資金短缺而并非管理者擯棄對技術的應用。1、“復制”博物館     首先,有...;

  • 韓國政府攜手3Dupndown 為該國歷史文化遺產(chǎn)制作3D打印模型

    ...3Dupndown達成協(xié)議,同意后者發(fā)布與韓國文化遺產(chǎn)相關的3D打印項目。這些3D打印模型將包括青瓷、白瓷等典型的韓國歷史文物。由于能將實體轉(zhuǎn)變成3D模型,3D掃描技術正在徹底改變保存文物的方式?,F(xiàn)在,一臺掃描儀設備就能完...;

  • 3D打印大水法驚艷亮相圓明園文化創(chuàng)意市集 感受歷史真實美景

    ...著圓明園元素。記者看到,圓明園最著名的大水法通過3D打印完整呈現(xiàn)眼前;圓明園的萌寵黑天鵝被做成了水杯、湯勺、靠墊和擺件;萬方安和的“卍”字形狀被做成了小朋友最喜歡的手指陀螺;出土瓷器上的并蒂蓮紋樣被制成...;

  • 史上最宏大 法國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3D打印主題展覽閉幕

    近日,法國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打印世界(’Printing the World/Imprimer le Monde)”大型主題隆重閉幕,并決定對部分參展作品進行永久收藏,至此完成了這次歷史上最宏大的3D打印展。此次展覽邀請了世界前40位頂尖影響力的3D...;

  • 虛擬現(xiàn)實和3D打印結合——重現(xiàn)被ISIS毀壞的文物

    ...制成的。然而,仔細看看你就會發(fā)現(xiàn)很薄的層積紋路,3D打印技術使這些物品重獲新生。      這些復制品是Rekrei的作品,該組織使用一種被稱為“照相測量法”的工藝,通過眾包(crowd-sourced)的照片來生成文化藝術品...;

  • 首件3D打印兵馬俑隆重亮相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

    ...進行發(fā)布,由弘瑞和陜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同合作的3D打印兵馬俑在大會期間隆重亮相。1:1還原兵馬俑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曾留言說過:“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跡,秦兵馬俑的發(fā)現(xiàn),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跡。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

  • 3D打印讓盲人觸知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名畫《吻(The Kiss)》

    ...(Gustav Klimt)于1908年創(chuàng)作的一幅繪畫作品。該畫作及其3D打印版本均陳列在維也納Belvedere博物館。3D打印版《吻》是純白色的,跟浮雕相似,因此盲人參觀者可以感知到這幅名作。這個新的3D打印版《吻》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復制...;

  • 倫敦藝術家3D打印出最新藝術系列作品“想象的文物”

    倫敦藝術家Anousha Payne用3D打印制作出她最新的藝術系列作品“想象的文物”。該項目由多個3D打印的抽象結構合成。作為一個藝術家, Payne是著名的鉆研目前有關文物問題的藝術家,在數(shù)字時代,她的作品融合現(xiàn)代技術如3D打印...;

  • 順德將引進3D打印機 打造特色”小家具“

    ...據(jù)介紹,未來數(shù)月,家具博物館還會有大動作,會引進3D打印機,打印各種龍江設計的特色“小家具”,另外還設“親子區(qū)”,擺上一些中國古家具的榫卯結構,讓孩子們在開開心心地玩樂過程中,體驗中國古家具的偉大特色發(fā)...;

  • 中國國家博物館攜3D打印浮雕燈“空降”杭州文博會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大觀園3D打印臺燈”。國家博物館在展區(qū)內(nèi)打造生活化的場景空間,將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融入到客廳、書房、臥室等現(xiàn)代家居生活之中,為觀眾帶來近距離的文化體驗,真正“讓文物活起來...;

  • 廣州科普一日游活動開展,市民體驗神奇3D打印

    ...0名幸運市民被抽中參與了當天活動。古代人如何化妝?3D打印機可以打出哪些產(chǎn)品?3D打印出來的食物能吃嗎?帶著這些與科普相關的疑問,市民走進廣東環(huán)亞美容化妝品博物館和廣州市光機電技術研究院,尋找答案。第一站,...;

  • 3D打印技術有望運用于江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領域

    ...門了解到,未來幾年,江西將推進文化創(chuàng)新工程,VR、3D打印等高新技術有望運用于公共文化服務等領域。整合跨部門、跨行業(yè)、跨地域公共文化資源,構建場館聯(lián)盟、演藝聯(lián)盟、展覽聯(lián)盟等。而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江西省將引進...;

  • 美國華盛頓大學與博物館合作3D打印史前生物猛犸象模型

    ...和文化博物館想出了一個與之相似的辦法,那就是通過3D打印猛犸象的骨骼作為新的展品來打破傳統(tǒng)博物館的分界線。正如你可能知道的,猛犸象是一個雄偉的動物,長達13英尺,體重達18000至22000磅。生活在約500萬年前的非洲、...;

  • 杭州第十一中學3D考古社用3D打印技術近距離觀察文物

    ...州第十一中學3D考古社的同學們研究了一種新辦法:用3D打印技術,復刻文物?! ?月21日,杭州第十一中學3D考古社團活動上,一間教室變成了一家濃縮版良渚博物院。它由良渚博物院參與設計布置,陳列了一些常用的考古工具...;

  • ScanLAB對英國倫敦John Soane博物館進行3D掃描

    ...部所有精美的建筑細節(jié)都得以完美重現(xiàn),并被制作成了3D打印模型。作為項目的另一部分,用戶可以下載一些John Soane的建筑3D模型。例如,龐貝考古遺址、國王石棺等。事實上,對Dulwich Picture Gallery進行掃描,一方面能夠使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