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動性改性
為了實現(xiàn)塑料的流動改性,可以參考利用潤滑劑等進行改性。但由于使用過多的潤滑劑會導致?lián)]發(fā)分增加,切削弱制品的剛性和強度,因此通過加入高剛性、高流動性的球形的硫酸鋇、玻璃微珠等無機材料可以彌補塑料流動性差的缺陷。對粉末塑料可采用粉體表面包覆片狀無機粉體如滑石粉、云母粉等以增加流動性。另外,可在塑料合成時直接形成微球,以確保流動性。
2.增強改性
通過補強材料可以提升塑料的剛性和強度。如通過玻璃纖維、金屬纖維、木質纖維用于增強ABS的增強使復合材料適合于3D熔融沉積工藝;粉末狀塑料通常通過激光燒結,可以通過復合多種材料進行增強改性,包括添加玻璃纖維的尼龍粉、添加碳纖維的尼龍粉、尼龍與聚醚酮混合等。
3.快速凝固
塑料的凝固時間與結晶性密切相關。為了加快塑料3D熔融沉積后快速凝固成形,可以通過使用合理的成核劑以加快塑料定型凝固,也可以通過在塑料材料中復合不同熱容的金屬以加快凝固的速度。
4.功能化
塑料材料用于3D打印由于材料的特殊性,在一些領域應用受到限制。但如果賦予塑料一些功能,會大大拓展塑料在3D打印制造領域的應用范圍。如傳統(tǒng)功能性塑料制品通常在加工時混入功能性材料,但由于功能性材料的特殊性,對加工工藝、加工設備要求極高,甚至有些功能性材料由于自身熱性能的限制無法直接加入塑料中。特別是一些用于生物醫(yī)療的復雜器件、導電材料、溫控材料、形變記憶材料采用傳統(tǒng)制造方法難以滿足要求。通過選擇3D打印成型,不但可以得到復雜形狀的智能材料,而且通過復合使具有功能的材料在3D打印成型時直接填入塑料。
如將電磁場、溫度場、濕度、光、pH值等敏感材料通過3D打印用于塑料獲得智能材料;利用有機聚合物將金屬粉末粘接制備具有形狀記憶功能的合金;在生物醫(yī)療領域,利用3D打印技術制備雙管道聚乳酸/β-磷酸三鈣生物陶瓷復合材料支架,具有可控的多孔結構,力學性能明顯增強。英國華威大學研制出一種新型導電塑料復合材料,而這種材料的最大特點是可供人們打印符合自己意愿的電子產(chǎn)品,從而減少不必要的電子廢棄物。另外,塑料通過功能化利用3D技術可以制作高分子光伏材料、高分子光電材料、高分子儲能材料等。
834 0
登陸后參與評論
2025-03-31 10:17:20
2025-03-12 10:26:43
2025-03-12 10:11:56
2025-03-11 10:00:32
2025-03-11 09:57:10
2025-03-11 09:53:04
2025-03-11 09:50:56
2025-03-11 09:48:14
2025-03-11 09:46:43
2025-03-11 09:45:00
2025-03-11 09:35:25
2025-03-10 1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