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激光打印機使用中產(chǎn)生的臭氧比重是空氣的1.65倍;傳統(tǒng)打印機使用過程中都會泄漏墨粉粉塵,并散發(fā)出一種含有大量鐵硅粉的粉塵,打印墨水中也含有的鉛、鎘、貢等重金屬。
然而3D打印機也不會例外——3D打印機打印過程中形成的煙霧被稱為UFP(超微粒子),在與動物和人類的相關(guān)實驗中,超微粒子可影響肺功能變化、過敏性反應(yīng)、血栓形成或是改變心率等。雖然一般的3D打印機形成的超微粒子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過度影響,亦在人體接受范圍內(nèi),但目前仍然無可靠研究表明,適用于家庭的3D打印機以及工業(yè)規(guī)模的3D打印機所產(chǎn)生的超微粒子分別對環(huán)境造成的真正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打印機必須置于通風(fēng)處且距離人體較遠的位置更為有益。
無論是在加拿大用3D打印機打出的全球第一輛汽車,還是在北京車庫咖啡看到的小型3D打印機和玩具成品,3D打印機著實已從概念逐漸走到我們身邊并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尤其中國作為全球制造業(yè)的大國之一,3D打印技術(shù)必將廣泛應(yīng)用與各個行業(yè),而減少它對環(huán)境帶來的負面影響不但取決于如何改善可再生能源供給、原材料使用,更是取決于人們對這些新技術(shù)如何適度投入使用。
862 0
登陸后參與評論
2025-03-31 10:17:20
2025-03-12 10:26:43
2025-03-12 10:11:56
2025-03-11 10:00:32
2025-03-11 09:57:10
2025-03-11 09:53:04
2025-03-11 09:50:56
2025-03-11 09:45:00
2025-03-11 09:35:25
2025-03-10 11:00:08
2025-03-10 10:58:03
2025-03-10 10: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