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工藝介紹之分層實體成型工藝(LOM)

paiwen   2016-03-29 10:33:21

分層實體成型工藝(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LOM),這是歷史最為悠久的3D打印成型技術,也是最為成熟的3D打印技術之一。LOM技術自1991年問世以來得到迅速的發(fā)展。

工藝原理:根據(jù)零件分層幾何信息切割塑料薄膜,將所獲得的層片粘接成三維實體。其工藝過程:首先鋪上一層塑料薄膜,然后用機械刀具在計算機控制下切出本層輪廓,當本層完成后,用解膠筆蘸取解膠水預涂在不需要的部分,再鋪上下一層薄膜,同時通過8根噴膠管將專用膠水涂覆在二層塑料薄膜之間,使新鋪上的一層牢固的粘接在已成形體上,再切割該層的輪廓,如此反復直到加工完畢,最后去除不需要的部分以得到完整的零件。

適用耗材:LOM工藝采用薄片材料,如紙、塑料薄膜等。以紙材、PVC塑料薄膜為打印主材,以專用膠水,解膠水及解膠筆為打印輔材。

應用領域:工業(yè)設計、機械制造、汽車零部件制造、模具、藝術品設計、動漫行業(yè)、軍工保密單位以及航空航天、高等教育、建筑裝飾、外科醫(yī)療(骨科應用較多)、兒童玩具制造、制鞋行業(yè)等。在產品概念設計可視化、造型設計評估、裝配檢驗、熔模鑄造等方面應用廣泛。

工藝優(yōu)勢劣勢:LOM工藝采用的原料價格便宜,因此制作成本極為低廉,其適用于大尺寸工件的成型,成型過程無需設置支撐結構,多余的材料也容易剔除,精度也比較理想。

由于LOM技術成型材料的利用率不高,材料浪費嚴重頗被詬病,又隨著新技術的發(fā)展LOM工藝將有可能被逐步淘汰。但因為LOM工藝材料僅限于紙,性能一直沒有提高,以逐漸走入沒落,大部分廠家已經或準備放棄該工藝。

適用機型:LOM工藝稱為分層實體制造,由美國Helisys公司的Michael Feygin于1986年研制成功。該公司已推出LOM-1050和LOM-2030兩種型號成形機。

0

3885 0

發(fā)表評論

登陸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