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月3日從位于西安市閻良區(qū)的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獲悉,該院日前將3D打印技術首次應用于型號試飛。利用3D打印技術打印生產(chǎn)出的發(fā)動機短艙前堵錐等多個模型機部件,不僅材質輕、韌性好、強度高,與傳統(tǒng)制造工藝相比,還具有成本低、周期短、加工精度高等特點。據(jù)介紹,3D打印技術下一步將在C919大型客機及其他型號模型自由飛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
3D打印技術目前已經(jīng)成為制造業(yè)的熱點方向,受到世界很多國家制造領域特別是國防高端制造領域的普遍重視。相關資料顯示,國外利用該技術已經(jīng)制造出渦輪發(fā)動機葉盤組件、火箭發(fā)動機零件、鈦合金加強框等高端軍用結構件,初步展示了應用3D打印技術在縮短裝備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提高裝備性能、改進裝備保障模式等方面的巨大潛力。此外,亞馬遜、谷歌、臉書等巨頭也紛紛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各型無人機研發(fā)。
據(jù)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專家介紹,按照傳統(tǒng)工藝,自由飛模型機零部件需要先制作模具,再利用玻璃鋼、碳纖維等復合材料混合環(huán)氧樹脂固化成型,不僅加工周期較長,而且成本較高。采用3D打印技術后,由于選用的ABS樹脂熔點在215℃至250℃之間,屬易于加工成型的熱塑型高分子材料,因此完全可以保證零部件的一次快速成型。另外,使用3D打印技術,零部件研制周期比使用傳統(tǒng)技術下降10%至30%,研制經(jīng)費比傳統(tǒng)工藝節(jié)省30%至50%,加工效率可提高3到5倍,未來該技術將大量用于C919大型客機模型自由飛項目。
延伸閱讀>>>實例分析:看中國東方航空如何利用3D打印助力飛機維護?
1493 0
登陸后參與評論
2025-03-31 10:17:20
2025-03-11 10:00:32
2025-03-11 09:57:10
2025-03-11 09:53:04
2025-03-11 09:50:56
2025-03-11 09:48:14
2025-03-11 09:46:43
2025-03-11 09:39:20
2025-03-11 09:35:25
2025-03-10 11:00:08
2025-03-10 10:58:03
2025-03-10 10: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