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式造房 三種建筑3D打印技術對比分析

dy1993   2017-11-08 14:19:54

當前應用于建筑領域的3D打印技術主要有三種:D型工藝(D-Shape)、輪廓工藝(Contour Crafting)和混凝土打?。–oncrete Printing)。

1、D型工藝。由意大利發(fā)明家恩里克·迪尼發(fā)明,D型打印機的底部有數(shù)百個噴嘴,可噴射出鎂質黏合物,在黏合物上噴撒砂子可逐漸鑄成石質固體,通過一層層黏合物和砂子的結合,最終形成石質建筑物。工作狀態(tài)下,3D打印機沿著水平軸梁和4個垂直柱往返移動,打印機噴頭每打印一層時僅形成5mm~10mm的厚度。打印機操作可由電腦CAD制圖軟件操控,建造完畢后建筑體的 質地類似于大理石,比混凝土的強度更高,并且不需要內置鐵管進行加固。事實上這種方法類似于選擇性粉末沉積,打印所使用的材料為氯氧鎂水泥。目前,這種打印機已成功地建造出內曲線、分割體、導管和中空柱等建筑結構。

2、輪廓工藝。是由美國南加州大學工業(yè)與系統(tǒng)工程教授比洛克·霍什內維斯提出的。與D型工藝不同是,輪廓工藝的材料都是從噴嘴中擠出的,噴嘴會根據(jù)設計圖的指示,在指定地點噴出混凝土材料,就像在桌子上擠出一圈牙膏一樣。然后,噴嘴兩側附帶的刮鏟會自動伸出,規(guī)整混凝土的形狀。這樣一層層的建筑材料砌上去就形成了外墻,再扣上屋頂,一座房子就建好了。輪廓工藝的特點在于它不需要使用模具,打印機打印出來的建筑物輪廓將成為建筑物的一部分,研發(fā)者認為這樣將會大大提升建筑效率。

3、混凝土打印——由英國拉夫堡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提出,該技術與輪廓工藝相似,使用噴嘴擠壓出混凝土通過層疊法建造構件。該團隊研發(fā)出一種適合3D打印的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并測試了這種混凝土的密度、抗壓,抗折強度,層間的粘結強度等物理性質,證實該混凝土可以用于混凝土打印技術。

0

3548 0

發(fā)表評論

登陸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