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3D打印血管或成維持實驗室組織生長的關鍵

dy1993   2017-09-28 15:14:37

眾所周知,科學家們首先在試管中培養(yǎng)組織已經有好幾年了。如圖所示,使用患者自己的細胞培養(yǎng)實驗組織是“自然”修復器官的一種可行方法。如今,如骨、軟骨和肌肉等組織可以很容易地生長,而不依靠如金屬或塑料等人造植入材料。然而,在患者護理中經常需要較大規(guī)模的組織的情況下,長期的可行性是一個持續(xù)的問題:維持這一更大的組織根本沒有足夠的自然力量。即使我們最新的解決方案也難以足夠快地供給營養(yǎng)給組織,這意味著不能持續(xù)較長時間。

不過,一位荷蘭科學家表示,3D打印技術可以提供獨特的解決方案。荷蘭特溫特大學的助教Jeroen Leijten教授致力于研究可以幫助生成生物工程化骨骼組織的納米和微型工具。具體來說,Leijten開發(fā)專門的材料,以幫助控制納米、微觀和宏觀尺度的干細胞行為。換句話說,Leijten的技術沒有組織大小之分。

他的工作的基本前提是構建微型材料,這些微量材料能夠持續(xù)釋放氧氣。這些微材料基本上作為植入組織的營養(yǎng)物質,有些像用于患者細胞的“包裝午餐”。利用先進的3D打印技術,Leijten實現(xiàn)血管網絡,將這些營養(yǎng)物質釋放到新鮮的組織中。據(jù)他介紹,它可以確保組織長期的生存,有效地改變我們如何設計人體組織。

Leijten的項目“ENABLE:通過支撐植入物生存推進基于細胞的療法”最近獲得歐洲研究委員會授予的150萬歐元的起始資助,Leijten準備在現(xiàn)實生活中測試他的解決方案。特溫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將盡快用“新的和改進的”身體組織修復一個真正受損的骨骼。

如果最初的研究證明是成功的,那么沒有什么可以告訴Leijten的工作可以走多遠。組織工程可以擴大到目前的小骨骨骼和肌肉的應用范圍之外,理論上延伸到整個功能,如器官網絡。首先,Leijten需要證明他的3D打印血管具備功能性。但是,由于他獲得了150萬歐元的最初資助,因此荷蘭科學家不久之后會有更多的成功被報道。


0

816 0

發(fā)表評論

登陸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