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慶一名16歲的高一學生,因發(fā)明了一支自動收縮筆芯的簽字筆而獲金獎,能夠做出這支筆還是靠我們3D打印行業(yè)圈一位賀姓的無名英雄,下面來看看這個故事……
16歲,夢開始的地方。
12日午休,重慶第十一中學高一(9)班安靜自習,我站在教室過道上,透過窗框朝里問:“王若丞在嗎?”同學們把目光投向他——一米八的個子、瓜子臉、皮膚白凈的小男生。
“能看看你的杰作嗎?”
他靦腆地點點頭,帶我跑向化學實驗室。
“姐姐,這是我第7支成品,今天剛到?!彼麖膶嶒炇页閷侠锓鲆恢ЧP,白色,頭大身子長,似乎沒什么特別。就是這支筆,半個月前,在我國臺灣2017年高雄KIDE國際發(fā)明暨設計展上獲得金獎。緊接著,又在第十四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fā)明展上獲得重慶高中組金獎。
摔筆摔怕了
萌發(fā)一個想法
王若丞在班上成績中上,并不是學霸。他爸爸印象里,兒子從小喜歡拆玩具、拆遙控器、拆玩具車,拆得一家人頭大。
“小時候,覺得男娃子好動,正常。初中以后,發(fā)現(xiàn)這孩子想法太多,超出大人想象。”總之兒子一天鉆出一個想法,差不多想把教室的桌椅板凳全部改一改。
至于王若丞設計那支筆的創(chuàng)意,他說,萌芽于初三最后沖刺那段時間,好幾次下課趴在桌上睡,忘記蓋筆頭,手一松,筆滑地上,醒了起來撿筆,發(fā)現(xiàn)壞了。
“我把筆拆了,發(fā)現(xiàn)問題出在筆尖,鋼珠一旦凹損,要么寫不了,要么出水不流暢。我摔怕了,同學也苦惱這件事?!蓖跞糌┚瓦@樣萌生了一個想法,他想發(fā)明一支自動收縮筆芯的簽字筆。
握筆,芯出
離筆,芯回
如今這支筆已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我試了試,筆身大約13.5厘米長,與常規(guī)簽字筆長度相當,筆芯也是常規(guī)的。捏筆位置,猶如筆的大腦袋,筆面有凹槽,上面有3處按壓塊,當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別按在按壓快上時,三個指頭同時自然握筆,筆芯自動探出頭來。手指同時離筆,筆芯自動縮回。王若丞實說,這支筆最關鍵的部位,正是筆內圓柱形的“活動銷”。
如此有趣而實用的設計,誰是王若丞的伯樂?原來,進入高中后,他發(fā)現(xiàn)學校有一門“科技創(chuàng)新”選修課,他馬上抓住了這次機會。在科技老師發(fā)給同學的創(chuàng)意表上,他把草圖和文案進行了整理,讓老師眼前一亮,并初次給自己的作品取名“防摔簽字筆”。
“起初我想,運用杠桿原理加上彈簧,就能簡單做出來?!蓖跞糌嵺`后才發(fā)現(xiàn),把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談何容易,涉及太多細枝末節(jié)的心思,要付出超出想象的精力和毅力。
校園夜歸人
20多天實驗室生活
給予王若丞信心的關鍵人物,是40來歲的科技老師丁昭蘭。師徒兩人,差不多開了20多天夜車,才把設計變成了實物。
那段時間,下午放學和晚自習后,兩人都泡在實驗室“搗鼓”,隨便吃點牛奶和蛋糕就打發(fā)一頓,每晚12點后才摸黑回去休息。網(wǎng)絡科技論壇、知乎、百度都被兩人翻遍了,最終確定一個重要設計理念,捏筆舒適度決定這支筆的實用性。
那么問題又來了,怎樣才叫舒適?生活中,每個人的捏筆習慣不一,有的捏筆大拇指和食指靠得近,有的捏筆喜歡食指和中指挨一起,而這支筆的捏筆角度,只能綜合最舒適的一種。
“一致討論后,我們找學校寫字好、書法好的老師和同學來幫忙,結合相關專業(yè)材料,總結出正確的握筆姿勢。這支筆的按壓塊,最終按125度、101度、134度三個最合適的度數(shù)制作?!倍±蠋熣f,這還差得遠,固定筆的方式、凹槽的設計深淺、按壓塊和活動銷的配合、彈簧和活動銷的配合等等,方方面面關系這支筆的舒適度,兩人改進了不知多少次。
模型造價200元
已提交專利申請
其實這支筆成型,還得感謝一個人?!暗浆F(xiàn)在也不知道他是誰,只知道他姓賀,在江蘇,應該是業(yè)內一個專業(yè)設計人員?!倍±蠋熣f,由于目前達不到批量生產(chǎn)的條件,所以只能通過3D打印讓筆成型,而建模很專業(yè)很精密,所以她和王若丞在網(wǎng)上偶然找到一個懂行的兼職者,三人每晚視頻溝通,通過郵寄成品的方式交流。
期間,丁老師還通過重慶專利代理事務所查新,發(fā)現(xiàn)國內還沒有類似發(fā)明專利的產(chǎn)品,目前王若丞的杰作已正式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提交了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并取名“側壓式護芯簽字筆”。
每支筆的模型造價需要200多元,王若丞說:“前后打印的錢,都是我爸出的,他什么也沒說?!?/span>
“班主任囑咐我,只有一個要求,成績不要落下,支持我的興趣?!蓖跞糌┬睦锴宄?,沒有家人和老師支持,他的夢想實現(xiàn)不了。
“希望孩子們的設計,能在校園開花,在社會上泛起浪花?!倍±蠋熣f,一旦取得專利,今后進入工廠批量生產(chǎn)的話,這項發(fā)明將走進人們的生活。
824 0
登陸后參與評論
2025-03-31 10:17:20
2025-03-12 10:26:43
2025-03-11 10:00:32
2025-03-11 09:57:10
2025-03-11 09:53:04
2025-03-11 09:50:56
2025-03-11 09:46:43
2025-03-11 09:35:25
2025-03-10 11:00:08
2025-03-10 10:58:03
2025-03-10 10:57:16
2025-03-10 10:56:40